昨天,飞哥来到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,与同学们分享。晚22:59分,飞哥发了这样一条微博:


 (1).png

这个女孩儿的意外出现,让飞哥惊喜。她健康长大,走出乡村,有了梦想,成为一个身怀感恩的年轻人。

随后,微博下面出现的评论让人暖心。

在现场听讲的同学们出现了:

@张婷_Jasmine:听得最认真的一次讲座,学得最多的一堂课,听到接受过飞哥免费午餐帮助过的女生讲话的瞬间就泪目。

一直在用行动带来改变的伙伴也出现了:

@文艺青年穷屌丝:@免费午餐  @免费午餐大学生驿站  每次看到这样的事情就特别感动。那一年,曾经被我们团队支教过的孩子和我们一起去下乡支教;那一天,曾经收到过我们明信片的孩子,现在和我们一起在那个学校做芝麻邮箱2.0。这些不是偶然,而是必然,因为善意一定是会传染的。

更出现了那些一直支持“免费午餐”的伙伴,他们在微信和支付宝上设定月捐,用持久实在的行动帮助那些远在山区、上学吃不饱饭的孩子们。



 (2).png

 (3).png


还有伙伴立下flag,在新的一年里提升额度。

@杰家堡:赞,只是以前设定好每月20,还有2个月设定的额度。这样,由明年开始也设定每月50,微公益,大家一起加油。

感谢越来越多有爱心的伙伴们加入进来。

如同微博评论中“原来,公益就像太阳,每个生命都可以被它温暖。”

截至2017年8月底,“免费午餐”帮助224758个山区贫困儿童摆脱校园饥饿,现总募捐到31784万元,累计开餐学校为893所 (现开餐学校734所),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。

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吃饱饭。点击视频,见证孩子六年改变。

视频制作:黄兴能

六年前,仅一年级的赵美莹要每日背着沉重的柴米油盐,越过迢迢山路去上学。

傣族留守儿童文娜患内马蹄足,徒步从家里抵达学校,需两小时之久。

龙有芬的父母远在新疆打工,7年没有见过父亲的她,中午要在学校自己煮饭。

 (4).png

▲六年前的赵美莹

 (5).png

▲六年前的文娜

 (6).png

▲六年前的龙有芬

2011年,免费午餐基金成立。随着各界爱心人士的加入,为越来越多的山区孩子们,送去一份份有肉有菜、热气腾腾的午餐。

今年,“免费午餐”六岁了。六个春秋堆砌起的朝暮里,免费午餐逐渐成长,孩子们的生活也在此间悄然发生改变。

 (7).png

▲六年后的赵美莹

 (8).png

▲六年后的文娜

 (9).png

▲六年后的龙有芬

文娜的马蹄足得到痊愈,龙有芬的脚在昆明得到有效治疗。“免费午餐”到来之后,她们只需放学直接去打饭。

再不必在炎炎烈日下的颠簸山路上,背着沉重的柴米油盐踽踽而行。再不必在半天繁重的课业结束后,亲自挑水烧火烹制简单的午餐。

明亮的食堂取代了浓烟熏染的旧屋,朝气蓬勃的笑容里,不再有旧年岁捉襟见肘的辛酸。

终途尚远,欲问此行何愿?

孩子们切肤的改变,就是最好的答案。